Author Archives: admin

病向淺中醫 — 暗瘡

趙鎮強醫生

最近有一位廿多歲的青年來求診,諮詢如何處理面上的暗瘡疤痕印。他十多歲時有暗瘡,當時自行購買一些洗面液及軟膏處理,亦曾使用暗瘡針、弄穿及擠壓暗瘡。後來面上暗瘡嚴重發炎,引致今天的暗瘡疤痕印。這不單影響他的外觀亦引致近期的心理困擾。 Continue reading

長者疫苗:預防生蛇疫苗

趙鎮強醫生

甚麼是「生蛇」(帶狀疹)?

當我們第一次接觸水痘病毒時,有三個可能:(1)接觸到而不受感染;(2)受感染而不生病(隱性感染);(3)受感染後生病(出水痘)。若受感染,病毒會潛藏在人體神經系統,將來有機會再度活躍引致「生蛇」。 Continue reading

新一代白內障手術

眼科專科 高震宇醫生

白內障

白內障的成因分為三種: 先天性、老年性及繼發性。先天性是遺傳病、染色體變異、胎內感染;老年性是長者最常見的白內障;繼發性,類固醇藥物、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眼疾如青光眼、視網膜色素病變及外傷。治療白內障不可依靠眼藥水,氣功、保健食品或打針食藥等等… 正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應利用手術摘除渾濁老化的晶體再植入人工晶體。 Continue reading

中風後或腦創傷後的康復治療新發展

老人科專科醫生 譚焯坤醫生

29人類的腦袋結構十分複雜和奇妙,在媽媽的肚子裡到出世到成長,透過環境的刺激不斷學習和增進經驗,腦袋裡的腦細胞亦不斷產生變化,腦細胞與腦細胞之間的聯接網絡會根據新的經驗重組新的路徑,將學到東西牢牢記着,這種能力是終身的、持續的和每天每刻都在進行中。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重複練習,那些新的腦細胞重組路徑便會變得越牢固。相反已學習過的東西若然被荒廢,那些腦細胞重組路徑便會漸漸地斷開,所學的東西便會忘掉了。這種現象稱為神經(大腦)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Continue reading

診斷評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的無創新方法

腸胃肝臟科專科 周泰年醫生
2013年6月5日

無創肝纖維化掃描器(Fibroscan®)
診斷評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進程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損傷修復過程的共同結果,由於肝內纖維生成和降解失衡,導致過多的膠原在肝內沉積,常伴有炎症,最終可發展成肝硬化及肝癌。如果肝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得到及時治療,可發生逆轉。因此,及時準確地判定肝纖維化的程度,對慢性肝病防治及其預後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肝穿刺病理組織學檢查仍是判斷肝臟纖維化程度的「金標準」。然而,肝穿刺檢查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它是一種侵入性檢查,可以引起疼痛,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因而,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且難以重複進行,沒有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很難接受。因此,當纖維化分級作為隨訪和療效觀察的重要指標時,肝穿刺病理檢查並非最佳選擇。另外,由於肝穿刺組織只佔整個肝臟的五萬之一,以及纖維化分佈不均勻,導致肝穿刺活檢存在取樣誤差,也影響了其準確性。第三,病理觀察者自身以及觀察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對纖維化分級和炎症分期也有很大影響。所以,運用無創檢查對肝纖維化進行客觀評價,對病情發展變化進行監測十分必要。 Continue reading

關節藥物注射治療

骨科專科醫生 林雄偉

 常見的關節藥物注射治療通常有兩類,一種是早前比較常用的類固醇,而另一類是透明質酸(又稱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類固醇由於價錢便宜而且消炎止痛的成效及速度亦佳,所以早年是相當多醫生使用的。但有一些研究文獻顯示類固醇在關節內會加劇軟骨的退化,所以並不建議重複注射。 Continue reading

慢性乙型肝炎 – 最新監測和治療方法

腸胃肝臟科專科 周泰年醫生

乙型肝炎是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疾病,患者身體內的病毒會在肝細胞內複製,激發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損害肝臟功能。

乙型肝炎可引起急性肝炎,更可導致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 ​

香港有約 8% 的中國裔人士是乙型肝炎的帶菌者,當中大部份是受母體感染。大約 30% 的乙型肝炎患者會出現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而乙型肝炎帶菌者患上肝癌的機會比非帶菌者高出100倍。

Continue reading

慢性乙型肝炎監測和治療方法

腸胃肝臟科專科 周泰年醫生

香港有約8%的華人是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帶菌者,約 30% 的乙肝患者會出現肝硬化、肝衰竭;患上肝癌的機會比非帶菌者高出100倍。
大部分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病徵,不知已受感染,通常要透過驗血才發現,甚至是肝臟功能開始衰退,才會感到不適。
現有可制止乙肝病毒複製、減低肝臟功能惡化的治療。透過定期檢查,可知乙肝病毒活躍程度,及早接受治療,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等併發症。 Continue reading